说起 moto,不知道大家的印象停留在哪一款机型。自从 2014 年联想收购 Moto 后, Moto 的产品也逐渐发生着改变。从经典的 X 系列进化到了 Z 系列。一转眼,Moto Z Play 也更新到了第二代,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就是这款 Moto Z2 Play 的使用体验。
外观
一上手就能感觉到 Moto Z2 Play 那纤薄的手感,5.99mm 的厚度果然令人惊讶。正面外观上 Moto Z2 Play 相比起前代更加简洁舒服,头部居然也加上了双色温闪光灯。
屏幕方面使用了与上代一样的 5.5 寸 1080p 的 amoled 屏幕,虽然是 A 屏,但是使用中我一度以为是 LCD,色彩准确而且显示细腻。
屏幕下方的不可按压的 home 键从上代的正方形变成了腰圆键,确实腰圆键在触摸时可以更多的接触手指,不仅触摸方便,指纹识别效率也有很大提高。
Moto Z2 Play 的 Home 键采用了 ZUK 的 U-Touch,支持各种丰富的触控功能,默认的是:轻触返回,长触回到桌面,滑动进入多任务菜单。有了这三种操作,就可以关闭屏幕中的虚拟键了。
用户还可以自定义长触和左右滑动的触发结果,比如把长触设置成关闭屏幕,左滑设置为打开微信,右滑设置为打开 QQ,在日常使用中特别方便。此外,指纹识别键也可以自定义具体指纹打开具体应用,日常支付扫码特别方便。
手机的顶部分别有卡槽、注塑天线、降噪麦。moto 的卡槽一直值得各家学习,不但可以双卡还支持 TF 卡的扩展。记得 14 年那会儿使用 Moto X+1 时就惊艳了一把,能够延续至今证明确实是个好设计。
手机底部比较简洁,只有 type-c 插口和 3.5mm 耳机孔。通常其他手机放在底部的扬声器,moto 则将它巧妙的做在了正面头部的听筒中 ,如此设计优势也很明显,首先当用户横向握持手机时,不会遮挡到扬声器。二来,正面扬声器的布局也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。
手机左侧比较整洁,没有任何开槽,右侧则是音量键+电源键。和卡槽一样,home 键纹理的设计也是经典传承。
手机一翻到背面,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大的摄像头和下方 16 个金属触点。Moto Z2 Play 背面采用了金属设计,并没有像前代一样采用玻璃。同时,天线也采用了创新的环形天线。
摄像头方面,由于 Moto Z2 Play 的机身厚度较薄,相比起来摄像头就格外凸起了。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,比如当手机正面向上放置在桌面上时,手机是被摄像头架着的,不能平稳摆放,同时摄像头玻璃部分也容易刮蹭。
底部的触点则是为了连接 Moto mods 用的,平常时间可以带上官方附赠的塑料后壳,塑料后壳的表面似乎是布制的,手感不错,防滑又不粘手。
外观部分总结一下,Moto Z2 Play 的外观只能说长得比较特别,与最近发布的这些全面屏手机相比,竞争力还是不足。手感来说,虽然背面边缘处做了倒角处理,但是还是相对硌手。拿在手上总有一种“好宽”的感觉。
参数
Moto Z2 Play 的 CPU 采用的是 14nm 工艺的 8 核处理器--高通骁龙 626 ,GPU 方面使用了 Adreno 506 。日常使用没有任何卡顿,而且温度控制相当好,游戏中温度也基本在 38 度左右,最高温度出现在使用原装充电头进行快充时,电池温度会在 40 度左右。
Moto Z2 Play 上的 GPU 在 3Dmark 的测试中成绩低的可怕,不过实际游戏体验来说相对良好。拿王者荣耀举例,由于不支持高帧率模式,游戏中最高帧率为 30 帧,团战也基本能保持在 27 左右,比较稳定。电池方面由于受到了手机厚度的限制,相比 Moto Z Play 的 3500 毫安时电池缩水了 500 毫安时。不过这 3000 毫安时的表现却非常耐用。
中度使用,从早上 8 点出门,到晚上 10 点到家,还能剩余将近 30% 的电。如果重度使用,比如多打几局农药,一天也还是妥妥的没问题。可以说,Moto Z2 Play 的电池表现非常让人满意。不过到了充电的时候状况就不好了,第一是充电时间较长,原装充电头的最高功率为 14.4w,从 10% 到 100% 充电差不多耗时1小时45分钟,这个时间在快充中已经算慢的了。第二是充电时机身温度高,基本处于碰都不想碰的地步。
总结一下参数方面,Moto Z2 Play 的配置基本是一款中等机的配置,不算出众但是非常耐用。
系统
手头的 Moto Z2 Play 国行版搭载的是 ZUK 上的 ZUI ,说到这里也挺怀念的,ZUK 以这样的形态继续活下去了。ZUI 最让我喜欢的就是锁屏界面和 UI 风格,清新简洁,设计语言也非常年轻化。
与 Moto 结合的 ZUI 还带有三项 Moto 长久以来的特色功能:
1. Moto 操作:这个大家也比较熟悉了,我一般开启的是晃动打开相机与翻转进入勿扰模式。前者让相机打开速度进一步提升;后者则在上班开会时非常实用,如果是其他手机,把手机设置为勿扰模式后,经常会议结束了还忘了关闭,从而错过很多电话短信。而有了moto这个功能之后,基本开完会我就会把手机从桌上带走,此时也就恢复到平常的提醒模式了。
2. Moto Display :既然是 A 屏,不做这样的功能简直就是浪费啦。不过相比起来,我实际上还是更希望屏幕能一直常亮,想三星那样,不然我还得拿起手机或是挥挥手才能看到时间或是提醒。
3. moto语音:语音助手到现在来说也是一个必备功能啦,虽然使用场景不多,但是对于将来人工智能的布局来说是不可缺少的。
ZUI 在主屏幕右滑即可进入健康专区,该专区中记录了用户的步数、活跃时长、活动消耗等数据。就健康数据来说还是比较全面的。
另外,系统设置中还有一栏“尝鲜功能”,里面的四个功能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了,不过实用性还是很高的。至于为什么放在这里,我猜大概是现阶段容易出 bug 吧。
总体来说,ZUI 这个系统相比去年 Moto Z Play 上的 VIBEUI 可是要进步多了。无论从视觉层面还是系统交互层面,都更加贴近时代,系统中也有很多不错的交互细节,进一步拉近了用户与手机间的距离。“好看又好用”--这是我对 ZUI 的简短评价。唯一不足是手机硬件支持 NFC ,然而系统中并没有对应的钱包功能或者是公交卡功能,还是有点可惜呢。
拍摄
Moto Z2 Play 的后置摄像头为单颗 1200w 像素的摄像头,支持全像素双核对焦和激光对焦,并加入了手机中最大的 F/1.7 光圈。实际拍照效果如何,我们来看看样张。
实拍来说,白天阳光充足时,Moto Z2 Play 的拍照表现优秀,无论是自动对焦还是调整到专业模式拍摄微距,表现都很不错。不过在强光下的和画面宽容度不是特别好,经常会出现照片中要不过曝要不欠曝的情况。
傍晚时候的小喷泉拍出来和晚上一样
左侧为 Xplay6 ,右侧 Moto Z2 Play ,可以看到云的细节以及阴影中线条的差距
室内情况下白平衡相当准确,只不过快门速度比较慢,室内拍摄时需要站定拍摄,不然很容易糊。
左侧为 Xplay6 ,右侧为 Moto Z2 Play
同样都为自动模式,同时按得快门
放大看细节
到了夜里,虽然说 Moto Z2 Play 有夜景方面的优化,但是对比手头的 Xplay6 ,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。除了白平衡较为准确外,解析力和曝光度上均相较甚远。当然,Xplay6 毕竟是双摄像头,多了一个摄像头还是不白多。
拍摄方面来说,Moto Z2 Play 的相机对于日常拍照来说体验不错,对于相机的考验也基本出现在弱光环境下。Moto 在弱光环境下经常出现拍糊,曝光不足的情况。另外,明明配备了如此好的硬件,在照相-专业模式中,可调节的参数却非常有限,很难完全发挥出硬件应有的素质。
另外至于这种拍照模式,我只想说,与其想着做这些奇怪的功能,倒不如实实在在的优化一下照片成像质量以及手动参数玩法。
Moto Mods
Moto Z2 Play 上的触点可兼容 Z 系列以来的所有 Mods,我手头有的是一个摩电模块。只要在给手机充电的时候带上摩电模块,即可给模块充电。该模块内含 2200 毫安时的电池。我在手机使用到 8% 时带上摩电模块后,在近 2 小时左右回到了 52% 的电,摘掉模块,又是一条好汉!日常高强度使用中,配合摩电模块,手机基本能使用一天半的样子。
总结
从 Moto 被联想收购,到如今手握 ZUI 与 Moto Mods ,时尚与情怀的结合,怎么看都是一手好牌了。
然而高通 626 / 4+64G存储 /5.5寸 1080p 屏幕,定价 3299 元,性价比方面对比米 6 、一加 5 来说简直弱爆了。这么一想似乎连 OPPO R11 的性价比都超过了 Moto,起码人家还有 660 和 Adreno512,王者荣耀高帧率模式呢。
翻了翻 Moto Z2 Play 在京东的评价,被摩粉的情怀感动的泪流满面。当然,也有比较理智的摩粉,为联想手下的 Moto 一代不如一代而感到堪忧。如今尽管 Moto 到处打着广告,但是好多人听到 Moto 的反应都相当陌生,可见毫无重点的广告投放经费完全没有用在刀刃上,找不准用户人群,自然事倍功半。回到开头说的,对我来说,Moto X+1 是 Moto 设计的巅峰,在此之后的 Moto 在平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所以,对于这样一款情怀产品,你会买单么?
推荐阅读:平安民生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