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第一财商网 > 资讯 > 正文

企业家说2023 |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尹正:以创新为引擎 推动产业双转型

2023-02-23 15:29:06来源:阅读:-

企业家说2023,本期对话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。

1.jpg

新年伊始,经观App通过调研全球知名企业、商业领袖,策划推出《百舸争流·企业家说2023》。在走进经济筑底重启回升的2023年,企业家们将会如何直面这场需要时间验证的修复之旅?本期,我们对话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。

Q1:用一个“关键词”来提炼一下你对2023年的期许?

尹正:深耕中国36年以来,施耐德电气始终对在华发展充满信心。2023年,我们的期许关键词是“转型”。

随着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推进,数字化和低碳的“双转型”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,企业对数字化技术和绿色低碳解决方案的需求也日益高涨。施耐德电气的技术专长和经验与“双转型”高度契合,这将为我们创造更多的机遇。2023年,我们期待以领先的数字化技术和丰富的转型经验,助力更多中国企业加速迈向“双转型”。

Q2:如果说你所在的行业在2023年一定会有机遇出现,这个最大的机遇有可能是什么?

尹正:对施耐德电气来说,数字化和低碳的“双转型”将成为2023年的最大机遇,我们在这两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。施耐德电气长期深耕能源管理和自动化,我们整合领先的数字化技术、绿色创新的硬件产品、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软件组合、从规划到落地全面覆盖的咨询,以及贯穿全生命周期的陪伴式服务,为中国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。

同时,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、践行者和赋能者,施耐德电气自身积极减碳,还携手各界共建减碳生态圈,以丰富经验和领先技术赋能更多用户。我们推出了一系列项目,如面向供应链的“零碳计划”、面向生态伙伴的“减碳大师”等,面向人才培养的“碧播计划”等,全面赋能更多企业、组织和个人在减碳之路上更进一步。

2023年,双转型将继续加速,两大趋势也将越来越融合,企业亟需能力全面的伙伴赋能,这也为施耐德电气的在华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。

Q3:在2023年的发展展望中,你觉得所在的领域有可能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?

尹正:2023年,可持续仍然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词。我们通过系列调研发现,各大企业在实际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,仍面临着四大挑战:首先是顶层规划的挑战,不少企业缺乏全盘考虑,不知道从何入手,无法制定出科学、明确的减碳路线图;其次是技术能力的挑战,很多企业的减碳缺少数字化等先进技术的支持,难以实施;第三是管理文化的挑战,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事业,需要配合管理文化转型,但很多企业对可持续发展与经营管理的关系认知不足,尚未将可持续发展纳入管理体系;第四是供应链的挑战,碳排放遍布整个供应链,虽然单个企业的碳排放只占供应链的一小部分,但上下游各个企业的减碳能力和水平不一,协同难度较大。

面对多重挑战,施耐德电气凭借长期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,对症下药,帮助中国用户突围成长:

首先是战略赋能,针对用户减碳思路不清的局限性,我们成立了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的咨询团队,以咨询为先导,为企业提供从目标规划、路径设计再到落地执行的全程“陪伴式”服务,帮助企业减碳真正落地,获得实际效益。以松赞集团为例,通过对旗下酒店进行试点改造,我们为松赞集团确定了重点管理方向,打造了一套实践模板,不仅能够帮助松赞集团建设零碳酒店,还为其规划了集团级的可持续发展路线。

其次是技术赋能,减碳是全新挑战,我们不断加码研发投入,坚持以创新为引擎,驱动转型。近几年,施耐德电气在华的研发投入每年增长15%以上,在中国已建成五大研发中心,形成了软硬件一体化的创新研发体系。同时,我们持续强化“中国中心”建设,形成包括研发、供应链、合作伙伴为一体的研产销新格局,提升中国研发实力,加速创新从实验室到市场应用的速度,以技术赋能中国用户加速双转型。

第三是管理文化赋能,可持续发展需要融入业务,因此企业需要调整管理和文化。施耐德电气将文化建设作为可持续管理的核心,聚焦“员工健康安全、气候变化、高效利用资源”三个主要维度,为全员提供长期培训,鼓励员工开展各种可持续相关的创新。施耐德电气厦门工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,工厂员工自发研究、设计和建设了一套电镀生产线的废水回收处理系统,将93%的工业废水回收利用,大大节约了水资源,并降低了环境风险。

最后是供应链赋能,为推进供应链整体减碳,我们打造了涵盖绿色采购、绿色设计、绿色生产、绿色交付、绿色运维的端到端绿色供应链。

Q4:当你做好企业自身准备的同时,会为产业链、供应链提供什么支持和促进?

尹正:绿色低碳转型已成大势,但在实践中,碳排放广泛存在于产品和资产从设计、建造,再到运营、维护的全生命周期,单个企业的努力很难成功。以施耐德电气为例,我们生产运营的碳排放在整个供应链中占比不到10%,其他90%的碳排放存在于上下游。因此,减碳亟需整个产业链的全面协同,提升整体效率。

面对系统性减碳的难题,我们坚持“授人以渔”,搭建覆盖广泛的减碳生态圈,以经验和技术持续赋能各界伙伴,共同减碳。

比如,在供应链层面,我们在2021年发起了供应商“零碳计划”,通过技术指导、咨询服务等方式,帮助全球前1000家主要供应商到2025年将其运营所产生的碳排放降低50%,其中包括中国210家核心供应商。我们很欣喜地看到,供应商伙伴切实提升了减碳能力。比如江西威尔高这家主营印制电路板研发生产的公司,就通过加入“零碳计划”提升了可持续发展意识,实现了产能优化、能效提升以及光伏等绿色能源的应用,其中光伏项目预计每年减碳2200多吨,设备能效提升每年可减碳337吨。

在用户层面,针对更多中国企业思路不清、执行不力、效果不达等痛点,施耐德电气推出了一系列咨询服务,包括碳中和咨询、能源管理咨询、绿色智能制造咨询等,帮助客户制定科学的减碳目标和路线图,并通过“陪伴式服务”将减碳真正落地。例如,我们帮助浙江欣美电气构建了明确的数字化路线图,完成了精益试点的产线改造。2020年,欣美电气新能源发电量年度增长146%,年度新能源渗透率提高至70%,年度电费总支出节省30%以上,获得了浙江省首张企业级“碳中和”证书。

在更广泛的生态圈层面,我们在2022年发起了“减碳大师”计划,汇聚各个领域的减碳先行者,帮助企业与专家学者深度交流,并提供双碳战略规划、咨询服务及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等,全面赋能更多企业、组织和个人在减碳之路上更进一步。

减碳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。施耐德电气的经验和技术正是中国产业所需。未来我们将继续强化创新力量和生态协作,全面赋能更多产业伙伴,共同推进双碳目标。

Q5:你如何解读中国经济“韧性强”这三个字?在它背后的核心要素是什么?

尹正:中国是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,是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,也是四大研发基地之一和创新的源泉。对于施耐德电气来说,中国市场的活力和强劲韧性,主要源于三个方面:

首先,不断升级的市场:双碳背景下,中国市场对于绿色创新产品和低碳解决方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,同时,随着数实融合的推进,产业转型升级也将加速,对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提升,带来大量新机遇。中国产业的双转型趋势,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发展的又一绝佳契机。

其次,完善的产业链:中国的产业链门类齐全、完善,在国内找到质量好的供应商,比在其他任何区域都容易。在中国,我们实现了90%的本土采购率,形成了以短链为特征的本土化供应链,从而保持韧性,敏捷快速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。

第三,强大的创新能力:中国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丰富的人才资源,中国产业的领先发展也创造了更多先进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和需求。这些因素都吸引我们在中国持续投入创新研发,并与更多生态伙伴加强协作,联合孵化创新。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,使我们不仅保持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,也为全球市场输出了更多“中国智慧”。


推荐阅读:叶紫

滚动推荐
29:06企业家说2023 | 施耐德电气执
01:08以叉车技改新模式,构筑智慧监管长效
以叉车技改新模式,构筑智慧监管长效机制[详细]
25:17探拓户外实力加持,国家滑雪登山队荣
探拓户外实力加持,国家滑雪登山队荣耀夺冠[详细]
36:10中国人民大学广州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弘
36:55爆火的ChatGPT等价开源项目来
00:19胜者教育张益铭:做孩子的垫脚石,让
胜者教育张益铭:做垫脚石让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[详细]
05:14吉祥馄饨全力推进加盟业务,为餐饮行
吉祥馄饨全力推进加盟业务餐饮行业持续发展赋能[详细]